皇马再次成功留住了一名关键球员,这位球员就是卜拉欣。正如超级豪门皇马需要姆巴佩、维尼修斯、贝林厄姆或阿诺德等超级巨星一样,他们同样也需要像贡萨洛、楚阿...
国米意甲首轮最大看点,1亿转会费却买不到一个主力?这笔钱值吗

国米砸1亿买人却买不到主力?这笔钱到底花得值不值?
最近国米的转会操作成了球迷圈的热门话题,尤其是他们这个夏天已经砸了差不多1个亿欧元买人,结果新来的几位看起来都不是铁打的主力。
这事儿让不少球迷心里犯嘀咕:钱花得这么猛,效果到底在哪儿?
先说说国米今年夏天的引援名单:2300万欧的路易斯·恩里克和博尼,再加上克罗地亚国脚苏契奇,还有刚刚敲定的安迪·迪乌夫。
单看数字,确实挺唬人,毕竟这几年国米在转会市场上一直精打细算,突然这么豪横,难免让人期待值拉满。
可问题是,这些新援里,谁能直接锁定主力位置?
目前来看,还真没一个稳的。
媒体和球迷的质疑:钱花得冤不冤?
欧冠决赛输给巴黎后,不少专家就开喷了,说国米的板凳深度不够,跟巴黎那种豪门比,替补席上能用的牌太少。
结果现在国米砸钱补了一堆人,媒体又换了个角度喷:“花这么多钱,连个主力都买不到,意义在哪?”
说实话,这种批评挺双标的。
之前嫌你替补不行,现在补了人又嫌不是主力级别,合着怎么操作都有人不满意。
更搞笑的是,同一家媒体甚至同一个记者,前几天还在抱怨国米不去挖年轻天才,转头又说买迪乌夫这种“半成品”没意义。
说白了,批评国米现在就是流量密码,不管你怎么做,总有人能找到角度挑刺。
新赛季首轮,苏契奇成最大看点
不过话说回来,球迷最关心的还是新援到底能不能打出来。
尤其是意甲首轮对都灵,国米中场缺兵少将——恰尔汗奥卢停赛,泽林斯基和弗拉泰西刚来还没磨合好,迪乌夫的手续甚至可能还没办完。
这么一来,苏契奇的机会就来了。
这小伙儿从世俱杯到季前赛,一直是队里最能跑的,覆盖范围大、体能充沛,现代足球最吃香的就是这种“跑不死”的中场。
克罗地亚媒体甚至调侃:“现在哪个教练会不喜欢一个每场能跑13-14公里的球员?”
如果国米这场踢得顺,苏契奇的表现可能不会太显眼,但要是局面僵持甚至落后,需要变阵加强进攻时,他的跑动和防守覆盖就会成为关键。
说白了,这种球员可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,但绝对是教练最放心的“万金油”。
新援到底行不行?时间会给出答案
当然,现在就说这些新援是成功还是失败,还为时过早。
足球不是FM游戏,买来的球员不是插上就能用,尤其是年轻球员,需要时间适应战术、联赛节奏,甚至生活环境的改变。
比如博尼和恩里克,他们取代的是科雷亚和阿瑙托维奇,虽然现在看起来只是轮换角色,但如果踢出状态,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逆袭上位?
再比如迪乌夫,现在被喷是“半成品”,可万一他像当年的萨内蒂一样,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传奇呢?
但问题是,现在的球迷和媒体最缺的就是耐心。
大家恨不得今天买人,明天就见效,踢两场不行就直接判“水货”。
这种心态其实挺危险的,毕竟球员不是机器,状态起伏很正常,过早下结论只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。
齐沃的训练方式,可能改变国米的用人逻辑
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新帅齐沃的训练风格。
按照邓弗里斯的说法,齐沃的训练强度比小因扎吉时期高不少,时间也更长。
这种模式对老将和体能差的球员是考验,但对年轻、能跑的球员反而是机会。
如果国米这赛季真的坚持高强度打法,那像苏契奇、迪乌夫这种体能怪,很可能会越踢越重要。
相反,一些老将或者容易受伤的球员,出场时间可能就会减少。
所以现在说谁是主力、谁是替补,可能半年后再看,答案完全不一样。
球迷该咋看?别急着骂,先看看效果
作为球迷,看到主队花钱买人,心里肯定是期待的,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简单。
转会市场不是超市,不是花钱多就一定能买到即战力。
尤其是国米这种财政不算宽裕的俱乐部,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,买人更多是看潜力和性价比。
与其纠结“1亿买不到主力”,不如想想这些新援能不能在关键比赛里发挥作用。
足球是团队运动,不是堆砌球星就能赢,有时候一个能跑能拼的工兵型球员,比一个名气大但懒散的球星更有价值。
所以,首轮对都灵,不妨多看看苏契奇的表现。
如果他能在中场提供活力,帮助球队稳住局面,那这笔钱花得就不算冤。
至于其他新援,给他们点时间,说不定会有惊喜。
总结:别被媒体带节奏,足球需要耐心
现在的足球圈,舆论环境越来越浮躁,媒体为了流量动不动就搞大标题带节奏。
但真正懂球的球迷应该明白,球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尤其是国米这样的俱乐部,每一步都得走稳。
1亿欧元买人却买不到绝对主力?
或许吧。
但如果这些新援能提升整体厚度,让球队在多线作战时更有底气,那这笔投资就值了。
毕竟,足球不是只看首发11人的游戏,漫长的赛季里,替补和轮换球员的价值,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。
标签: 看点 苏契奇 欧冠 安迪·迪乌夫 球员 国米 意甲 转会费 消息资讯 新援 迪乌夫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